〖学习经历〗:
1985.09-1987.07,无锡轻工业学院学士学位
1998.09-2002.04,江南大学硕士学位
〖研究经历〗:
1987年本科毕业后,一直在我国著名的白酒企业―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原江苏洋河酒厂)从事固态发酵蒸馏酒的生产、技术、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固态发酵关键微生物、功能酶、特征风味等方面的研究,在发酵关键菌种选育、发酵过程控制与优化、产物蒸馏提取、关键风味物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曾任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长、技术中心主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江苏省酿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其中2004~2005年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风味研究工作。2006年调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继续致力于酿酒工程、酒类风味化学、固态发酵工程研究。
〖主要荣誉〗:
主要从事饮料酒风味化学、品质安全、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一、二、三等奖,包括2013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二)。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14项成果被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1项成果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验收。
其中代表性的成果和奖励如下:
主要获奖项目:
1、基于风味导向的固态发酵白酒生产新技术及应用,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传统发酵饮料酒高效、安全酿造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2012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
3、我国白酒中特征风味及风味导向功能微生物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年度轻工业联合会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4、基于风味导向的固态发酵白酒生产新技术及应用,2014年无锡市腾飞奖。
授权专利:
1、一种定量检测白酒中14种反式-2-烯醛类和二烯醛类化合物的方法,ZL 201410107254.3;
2、一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不解析化合物鉴别白酒原产地的方法,ZL 201310154193.1;
3、白酒中多种生物胺的定性与定量方法,ZL 201210400028.5;
4、一种快速测定曲或酒醅或发酵醪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ZL 201110427384.1;
5、一种快速测定蒸馏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ZL201110339615.3;
6、产土臭素的菌株及其筛选方法,ZL201110087614.4;
项目鉴定:
(1) 浓香型与酱香型习酒香气物质研究,2015年8月3日在江苏无锡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
(2) 国产橡木特征成分研究及在白兰地、葡萄酒陈酿中的应用研究,2015年1月10日在烟台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3) 传统白酒、黄酒类制造安全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通过验收。
(4) 青稞酒特征风味物质研究,2014年12月11日在北京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
(5)凤香型西凤酒特征风味物质研究,2014年11月30日在西安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
(6) 儒雅香孔府家酒特征风味物质研究,2014年9月24日在曲阜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
(7) 我国优质冰葡萄酒风味物质的研究及其指纹识别系统的建立,于2013年12月28日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
(8) 我国五大产区优质酿酒葡萄酒风味物质识别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于2013年12月28日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9) 我国五大产区优质酿酒葡萄风味物质识别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于2013年12月28日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10)“中国白酒169计划”,2012年12月25日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