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微生物学与应用酶学研究室

Jiangnan University Lab of Brewing Microbiology and Applied Enzymology

实验室发现中国白酒产区地域微生态酿造优势的新证据


地理相关的真菌-细菌互作贡献了高复杂度自发发酵过程中地理依赖性风味的形成

Geographically Associated Fungus-Bacterium Interactions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Geography-Dependent Flavor during High-Complexity Spontaneous Fermentation


Research Article,2022-9-22,Microbiology Spectrum, [IF 9.04]

DOI:https://doi.org/10.1128/spectrum.01844-22

第一作者:谭煜炜;杜海

通讯作者:徐岩

主要单位:江南大学

- 引言 -

传统发酵食品(如酒类、发酵调味品等)伴随着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食品自发发酵,不仅对于食物保存具有重要意义,还产生了有许多吸引人的独特风味。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发酵产品往往具有独特的风味特征,丰富了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因此,探究地域性风味是如何形成的,将有助于区域性发酵食品的异地生产,以满足更广泛的人群需求。


中国白酒,是历史悠久的且广受消费者青睐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白酒多菌种(细菌、酵母、霉菌等)固态双边发酵(边糖化边自发发酵)的复杂发酵工艺,在千年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诞生了多种区域偏好的发酵香型。其中,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是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白酒香型。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全国各地酒厂纷纷按照名酒企业的生产工艺仿制过名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异地茅台”实验),期望突破白酒发酵风味地域限制,但经验式的模仿异地生产差异很大。除地域气候、原料与设备等因素外,不同香型白酒发酵菌群的复杂性、未表征的微生物代谢作用以及有限的菌群发酵调控措施,使得典型白酒香型的异地生产成为长期以来困扰行业发展的关键谜题。随着高通量测序与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发展,白酒发酵菌群的多样性及其对香型形成的贡献逐渐清晰。近期,徐岩团队通过对中国白酒发酵过程的大规模采样分析,在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了有关中国白酒产区地域微生态酿造优势的新研究。


- 实验设计 -

中国白酒的自发固态发酵在窖池中进行,清香型和酱香型白酒发酵持续约 30 天,浓香型白酒发酵持续约 60 天。为了评估风味化合物和微生物生态的地理特征,从全中国 9 个代表性酒厂收集了 403 个发酵样品,其中包括 101个清香型发酵样品、98个浓香型样品和 204 个酱香型样品(如图1)。收集的发酵样品分别涵盖了每个香型发酵的五到六个发酵批次,并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取样间隔,来保证取样的一致性。通过联合代谢组学、高通量扩增子测序、宏转录组学、宏基因组学和可培养验证等技术手段,揭示并验证了影响地域性风味形成的微生物因素,为明确中国白酒产区的地域微生态酿造优势提供了新证据。

undefined

图1 不同地区代表性酒厂发酵采样示意图。

采样点用圆点标记,不同颜色圆点代表不同白酒香型,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样本量


- 结果 -


白酒发酵的地域风味特征

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判别模型(Q2 = 0.902、R2Y = 0.930 和 Q2Y = 0.896),和VIP值的筛选,确定了三种不同发酵香型样品中的风味标志性挥发组分81个,其中包含 37 种酯、11 种醇、9 种酸、7 种醛和 17 种芳香族或杂环化合物。基于标志性组分的样品覆盖率 (50%) ,进一步对 81 种代谢物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各白酒香型样品中的约 20 到 40 种风味标志性挥发组分是不同香型的特征风味物质。

undefined

图2 不同白酒香型样品挥发性组分的地域性

(a)主成分分析图显示清香、浓香 和酱香型403个发酵样品不同的挥发性组分的聚类; (b) 发酵样品挥发性组分相似度与地理的关联特征


白酒发酵微生物组的区域生态特征

三种香型的发酵样品中总计注释了 735 种细菌属和 290 种真菌属。我们发现高丰度的微生物属(相对丰度> 0.1%)不同香型产区间是相似的,占总细菌或真菌相对丰度的90%以上(如图3a),但优势菌群结构仍有差异,如清香型样品中SaccharomycesHyphopichiaAspergillus的相对丰度较高,浓香型PseudomonasKazachstaniaCandida的相对丰度较高,酱香型BacillusPichia的相对丰度较高。不同香型产区间低丰度微生物属差异巨大。非度量多维尺度标定分析(NMDS)发现不同香型产区区域微生物形成明显的分类簇,ANOSIM分析确定了其差异的显著性。其中,真菌群落差异较大,细菌群落差异相对较小,说明优势真菌对于香型产区变化更为敏感。真菌和细菌结构特征都与纬度显著相关(图3c)。真菌结构与纬度(R2 = 0.494; P < 0.001)比与经度(R2 = 0.054; P < 0.001)表现出更显著的线性关联,表明不同香型产区发酵真菌结构具有纬度依赖的生态特征。

undefined

图3 不同香型产区区域微生物生态特征

(a)高丰度微生物属结构;(b)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c) 不同香型产区微生物的生态特征分析


地域风味特征物质与微生物群体的联系

通过Mantel分析发现细菌和真菌都有助于产区特征优势的形成。基于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 (O2-PLS) 建模,发现清香型白酒发酵中的69个核心细菌属和87个核心真菌属,浓香型白酒发酵中的39个核心细菌属和34个核心真菌属,酱香型白酒发酵中的35个核心细菌属和13个核心真菌属与产区特征风味物质显著关联。大多数酸、醇、醛、酯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等产区特征风味物质都是由真菌和细菌共同贡献的(如图4a)。变异分区分析(VPA)表明,真菌-细菌相互作用对地理依赖性风味的贡献大于单独来自细菌或真菌的贡献(如图4b)。

undefined

图4 产区特征风味物质的形成模式

(a) 特征风味物质和微生物的相互关联频率;(b) 真菌、细菌及真菌-细菌相互作用对产区特征风味物质形成的贡献比例




分子生态网络表征了所有特征风味物质与核心微生物群落之间的详细关联(如图5)。整体而言,清香型发酵和浓香型发酵样品中,特征风味物质与核心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联冗余度比酱香型发酵更高,网络低关联冗余度往往表现出对于外界环境变化较低的抵抗力,这解释了酱香型发酵产区形成对于区域更加敏感的特征。白酒发酵中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和网络预测的真菌-细菌相互作用,有望帮助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设计一个合成微生物群落,以重现各种所需的风味特征,从而逐步突破地域限制的难题。


图5 产区特征风味物质与核心微生物群落在

(a)门和(b)属分类水平的详细显著关联


地域风味特征物质的真菌-细菌协作代谢机制

通过分子生态网络分析发现,相同的真菌和细菌属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真菌-细菌及微生物-代谢物相互关系(如图6)。

undefined

图6 相同功能菌属映射不同相互作用和特征风味代谢物关联模式


以酱香型白酒发酵为例,我们通过宏转录组学技术,确定了部分真菌-细菌代谢相互作用贡献特征风味物质的基因和途径(如图7)。通过对特征风味物质代谢模式的分析,发现真菌-细菌代谢相互作用是动态的(互作强度随发酵时间变化),且大部分特征风味物质的最终合成需要依赖化学反应,这说明白酒发酵菌群特征风味物质的代谢容易受到发酵参数(如温度影响美拉德反应)和相互作用概率、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因而,相同的发酵微生物群落可能在不同发酵环境下具有差异代谢轮廓。

undefined

图7 酱香型发酵过程中代表性风味特征物质的合成途径及分子机制


白酒发酵微生物组的群落组装模式

通过基因组测序发现,相同微生物属下可能存在多个具有功能差异的微生物菌株,且在初始菌群结构上具有丰度差异。因而,除发酵参数的确定性作用外,这种从发酵接种开始便存在的微生物差异,可能对于发酵过程菌群组装与代谢也具有影响(如图8)。通过分析菌群组装模式,发现发酵菌群存在随机组装过程,菌群动态演替对于特征风味物质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机性,这解释了大规模白酒工业化生产实践过程中,优质发酵批次的比例往往存在概率瓶颈。同时,不同香型发酵过程菌群组装模式的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周期,这可能是不同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时长不同的原因之一。

undefined

图8 不同香型白酒发酵过程的

(a)初始菌群结构差异、(b)基因组多样性与(c)群落组装模式


微生物群落特征风味物质代谢调控的策略与验证

基于菌群特征风味物质的代谢模式及群落组装模式调控要点,我们设计了两个合成菌群的模拟发酵实验以验证特征风味物质代谢调控的可行性。首先,图9a结果验证了调整相同菌群的不同初始结构,可代谢不同浓度的特征风味物质。其次,图9b结果验证了调整相同微生物菌株相互作用发生的时间,可影响代谢特征风味物质的代谢轮廓。

undefined

图9 通过设计

(a)不同初始菌群结构和(b)真菌-细菌互作强度调控模拟发酵


- 总结 -

该研究通过多组学技术联用,为中国白酒产区地域微生态酿造优势提出了新证据。主要结论:

(1)中国白酒不同香型的风味特征主要体现在约20 到 40 个不同的特征风味化合物的组成上。白酒微生物菌群的区域生态特征主要体现在纬度依赖性真菌结构上。差异的区域微生物生态,通过约48到156个核心微生物物种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不同香型白酒的产区特征优势;

(2)真菌-细菌相互作用对于产区特征优势形成的贡献大于细菌或真菌单独的贡献;

(3)基于真菌-细菌相互作用与菌群组装模式,解密了白酒发酵优质率、发酵时长特征的成因,并据此提出、验证了调控菌群特征风味物质代谢的可行方式。


-后记 -

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课题组成员张红霞、方程、靳光远、陈双、吴群,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张梦辉、研究员张延等参与了相关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Yuwei Tan, Hai Du, et al., Geographically Associated Fungus-Bacterium Interactions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Geography-Dependent Flavor during High-Complexity Spontaneous Fermentation. Microbiology Spectrum. 2022

- 作者简介 -

通讯作者

徐岩,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副校长,美国化学学会(ACS)农业与食品化学部Fellow、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Systems Microbi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期刊主编,Bioresouce and Bioprocess、微生物学报、食品生物技术等多本学术期刊编委。

徐岩教授先后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计划”、“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8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0余篇(TOP级期刊论文9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1项),授权9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在传统发酵工程领域,针对中国传统酿造等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形成的风味导向学术思想,成果辐射全国,推动了产业的改造。在包括茅台、五粮液、洋河等40余家全国知名白酒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银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13项。

第一作者 

谭煜炜,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专业博士生,国家公派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白酒发酵过程群体微生物的演替与代谢。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及茅台、五粮液等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工作,参与完成横向项目鉴定2项。以第一作者在领域主流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研究论文2篇,获得中国酒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9DCB

杜海,1984年7月,博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酿酒工程与微生物学科领域科学研究。运用风味导向学术新思想,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地域、香型工艺酿造菌群多样性及其演替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完成主要功能菌群生长 、相互作用及代谢功能机制解析。形成提升和改造传统酿酒工艺的新技术。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16篇),完成专著1部。以第一作者,发表了4篇食品发酵行业内国际 top级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总影响因子(IF值)>12。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9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 学基金项目共4项。近5年研究的4项成果均被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0-2018年5项科研成果 分别获部级、协会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授权发明专利9项,申请发明专利17项。连续4年指导本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累计指导20名本科大学生,其中1名获江苏省优秀 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1项。1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 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B711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8201

<img src=""/_vsl/C2766EF8019B754588CD4B7A4B1DE236/77FB1CFF/588E?e=.png"" clear: both"" style=""width: 100%"">